第三章第二节饮食养生常识

发布时间:2017-02-14
浏览量:
来源:生命驾校
技术

一、清饮

人体主要是由水组成的,水分占人体的70%左右。水是人体的第一大基础物质,就像地球约70%是大海一样。人体内的大部分细胞都是“海洋生物”,离开了水根本无法生存。人几十天不吃饭可以,但4天不喝水就会进入深度昏迷状态,8~10天就会死亡,所以喝水对一个人非常重要。缺水后身体会用各种方式提醒我们,如渴感、起口疮、溃疡、牙龈烂、头发开始变白,如果还不管它,就会得高血压、关节炎、哮喘、糖尿病等。要保持生命就必须要喝水,很多症状都是缺水造成的,有70%~80%的慢性病都与身体缺水或饮水不当有关。

人体内所有生化反应都靠水来完成,营养的运输和垃圾的清理都需要水作为介质和载体来运输。没有水就没有人体这个房屋的建造、修复和垃圾的清理工作。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健康之本”。

1.喝什么水——终端处理自来水,好水喝出健康来

目前的饮用水市场名目繁多,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老百姓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水作为日常饮用水呢?

首先谈健康好水的标准,有下面8条:

1)流动的水、活水(静止的时间不超过3天)。

2)不含有任何对人体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

3)水的硬度适中,碳酸钙含量为50~200毫克/升。

4)水中矿物质含量及比例适中。

5)水中的营养功能(如水的溶解力、渗透力、扩散力等)要强。

6)pH值要呈中性或弱碱性(pH=7.0~8.0)。

7)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适度(水中溶解氧大于等于6毫克每升)。

8)水分子团小(Hz≤100)。

其次谈自来水到底能不能饮用?该如何饮用?

自来水是我国城市人口主要饮用水来源。往往由于网管过长、管道陈旧、破损、不及时清理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产生铁锈,滋长微生物,带入各种有害物质,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只能用大量的氯气或含氯漂白粉等消毒,可是加热后的开水里三氯甲烷含量是生水的4~6倍,形成对人体直接有伤害的致癌物。

另外,自来水的硬度在300~1000以上,有些地区可以达到1200~1300,所以最好在自来水终端加装过滤器,提高水质,比如:

1)臭氧消毒除氯。臭氧水是广谱消毒杀菌剂,能杀灭物体表面的细菌病毒、去除果蔬残留农药,且无二次污染。臭氧极易溶于水,它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3倍。更为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溶解于水的臭氧杀菌能力更为强大,竟是氯气的300~2000倍。臭氧消毒过的自来水,视为活水,是流动着的含有各种有利于人体的矿物质的自然水,被称之为理想、安全、营养的饮用水。

2)磁化激活水。是一种被磁场磁化了的水,其渗透溶解能力比自然水提高63%,素有“神水”、“魔水”之称。不仅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和病毒,还能治疗多种疾病。例如对治疗各种结石病症(胆结石、膀胱结石、肾结石等)、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感冒等均有辅助疗效。

3)π水。是一种小分子团、负电位、弱碱性的高能量水,这种水含有极微量的二价、三价铁盐和其他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一些常见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胆固醇、泌尿系统结石以及疲劳、失眠、便秘、单纯肥胖等等都有一定的保健康复作用。因为这种水无极限的接近人类生命体,非常的神奇,人们就用无限不循环小数π命名,把这种水称为π水。

最后谈我们生活中最为普遍的矿泉水。矿泉水有两种:一种是从地壳深处1000~3000米远古生态水中流出的泉水;二是从地表溶岩流出的矿质溶解水。长期饮用能促进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防治骨质疏松;还能预防高血压,保护心脏,降低心脑血管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2.怎么喝——清茶不离口,净心慢慢品

首先喝水时应选温水,因为温水对身体刺激性小,身体不需额外反应就能完成较佳的生物回馈反应给口渴中枢,所以比较有助于身体吸收利用,也就比较解渴。

其次喝水时每一口先含着再喝下去,最好浸润整个口腔。这样可利用生物回馈机制传达口渴中枢,让身体细胞知道有水分要进入身体,以便充分吸收。

最后喝水时要从容不迫,小口慢尝。喝水太快太急会无形中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尤其是肠胃虚弱的人,喝水更应该一口一口慢慢喝。

喝水时如果带着一颗烦躁的、怨恨的、愤怒的心去喝,那么清水也会变得污秽不堪;反之,如果带着一颗感恩的、大爱的、清净的心去喝,那么水的结构会发生神奇的改变,变得清澈醇美!

喝水的用具最好以土为材质,比如瓷杯、紫砂杯等,不锈钢杯内如有磁石亦可。其次也可以用玻璃杯,切忌用塑料制品,所含化学成分聚氯乙烯遇热后分解成氯乙烯,长期饮用可导致癌症发生。

如果家里或单位安装了饮水机,喝水时注意饮水机内胆经常清洗,每次加水不宜过多。桶装水最好2天一换,最多连续喝2天,3天以上各种菌群超过正常值的上百倍,所以饮用水是活水很重要。饮水机中的开水反复煮沸、保温,容易造成矿物质沉淀,易导致亚硝酸盐的升高,长期饮用对健康不利。瓶装的矿泉水是方便水,是外出口渴时应急用的,不仅硬度不符合人体需要的标准,水里更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所以不适宜长期饮用。

3.什么时间喝,喝多少——定时定量要适度,阴阳平衡是关键

水也分阴阳。上午喝水为阳,下午喝水为阴(午时过后),晚上为极阴。21∶00以后喝水对人体的影响很大,就像把人体泡在水里睡觉一样。所以喝水也要保持一个平衡,喝水提倡“未渴先饮”,提前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

1)早起第一件事要喝一杯温开水,慢慢唤醒体内的细胞。

2)早、中、晚三餐之前约半小时,应该喝一定量的水。

3)饭后1小时喝水为最佳,吃饭的同时不能大量喝水,但要有汤。

4)两顿饭期间适量饮水,最好隔1小时喝一杯。

5)临睡前半小时喝一杯水,夜里上完厕所后也要适当补充水分。

喝水的量视不同的人群、季节以及出汗的多少来确定。成年人每天2000~2500毫升为最佳,儿童每天1500毫升左右即可。冬天酌减,夏天出汗多要多补充水分。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为这是警告讯号,就像体内的运河已经干涸,大量的细胞干瘪变形,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忘记喝水或不爱喝水的人首先要认识喝水对身体的重要性,其次逐步培养喝水的兴趣,“随身可以不带饭碗,但不能不带茶杯”。最好随身装咸味的瓜子嗑,刺激并唤醒对水的渴望及兴趣。最后思想意识里规定自己一天至少喝4~6次水,每次300~500毫升,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

4.清饮杂谈

1)几种不能喝的“死水”:长期饮用的几种开水、纯净水、富氧水、碳酸饮料。

首先,人们最常喝的开水,有下列几种是坚决不能喝的:

第一,水在炉灶上沸腾很长时间后,饮用时已是温吞水(饮用水的沸腾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第二,装在热水瓶里已好几天的不新鲜的温开水。

第三,经过多次反复煮沸的残留开水。

第四,开水锅炉中隔夜重煮和未重煮的开水。因为反复煮沸过的开水中,所含的钙、镁、氯、重金属等微量成分增高,会对人的肾脏产生不良影响。而温吞水中亚硝酸盐增多,易导致癌症发生。



其次是纯净水。清净不是指纯净,纯净水是超软的水,应急可以喝,但不能当作日常饮用水,因为纯净水矿物质含量不足0.5%,也就是说硬度不到1%,甚至更低(健康水的硬度在150左右)。人体内所需矿物质都没有了,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鱼都不生,体内的细胞一样无法生存,长此以往会导致矿物质流失,细胞大量死亡,免疫力会严重降低……

再次是富氧水。富氧水是美国医学科学界为了研究生物细胞的厌氧和好氧性而用的医学研究用水,是加氧的纯净水。长期饮用则形成对人类生命最可怕的超氧自由基,破坏细胞的正常分裂作用,成为人类衰老的最重要的根源。

最后是饮料(任何饮料都不能替代清水淡茶),喝水和喝饮料是不一样的,饮料是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是补充水分的。有些饮料含有大量碳酸、色素、防腐剂、香精,对人体没有益处。即便没有这些垃圾,饮料也无法代替清澈的水,因为体内需要大量的H2O。专家认为碳酸饮料不仅会带走钙质,更有甚者会致癌。我们做一个实验可以证明:把一块骨头放在一个装有非常知名的碳酸饮料瓶子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骨头变小了,再过一段时间骨头没有了。由此可见,常喝碳酸饮料,对骨头都有这么大的腐蚀作用,更何况是我们更脆弱的肠胃呢?由此可见,碳酸饮料要尽量少喝或不喝。建议自己动手,榨一些新鲜的果汁、蔬菜汁,或选择知名品牌的天然果汁。

2)“点水成金”——“心”会改变水的质量

有一本书叫做《水知道答案》,是一本神奇的科普读物。这本书用122张前所未见的水结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项独一无二的科学观察: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这本书的作者江本胜在书中写道:“实验的结果美妙极了。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所呈现的结晶,像这首明快、清爽的曲子一样美丽而工整……最妙的是听了肖邦的《离别曲》的水结晶,美得小巧玲珑,并分散成几块,简直令人惊叹。听到‘谢谢’



两个字的水结晶,非常清晰地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而听到‘浑蛋’两个字的水结晶,像听到重金属音乐的水那样,破碎而零散。”

每个人来到这个地球上,都希望健康幸福地度过一生,如何才能达到呢?水知道生命的答案。正常人体中的水占70%左右,可以说,人的一生都生活在水的环境中,水是蕴育我们生命的母亲。在目睹了很多美丽的水结晶之后,我们应当看到生命的真谛,那就是爱与感。用来自我们心灵深处的感,让生命呈现出明亮的光辉。如果我们真能时时刻刻心存感,那么充满我们体内的水就会变得更加清澈、美丽、明净,越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发育,每一个人也将成为晶莹剔透、欢喜愉悦的化身!



3)进餐前后怎样喝水

人体每天平均消耗的水分(经过呼吸道、大小便、皮肤等)约为2500毫升,除了体内物质代谢可氧化生水300毫升外,每天至少应从饮食中补充2200毫升,才能达到平衡。这2200毫升的水应该怎样科学地补充到人体中去呢?扼要地说就是:餐前空腹喝水,餐后1小时喝水。

餐前空腹喝水,是说早、中、晚三餐之前约半小时,应该喝一定数量的水。因为,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器官的消化液来完成的。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胰腺液、肠液)每天分泌的总量达8000毫升左右。饭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内只停留2~3分钟,便迅速进入小肠并被吸收进入血液,一小时左右可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供应体内对水的需要。所以,餐前喝水就可以保证分泌必要的、足够的消化液,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同时又可以不影响组织细胞中的生理含水量。也因此,饭前补充水分很重要。尤其是早餐前,因为睡了一夜,时间较长,人体损失水分较多,早上醒来,多饮些水是非常重要的。空腹喝水宜用温开水,也可以用清淡的饮料如果汁、淡茶、菜汁等。豆浆补充营养不应在空腹时食用,而应放在进餐时或进餐后再吃。天热多汗,应酌量增加喝水量;大量出汗后应补充一些极淡的盐水。

在进餐后由于胃液大量分泌而消耗过多体液,势必引起口渴。当下喝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并增加心、肾等脏器负担。尤其是老年人应该在餐后一小时再喝水,以温水为宜,避免喝过烫的茶水,以免烫伤食道。

4)进餐喝汤水,助溶解食物

浓茶和盐水不能代替空腹喝水,因为浓茶有利尿作用,影响人体水的平衡,会引起细胞脱水。盐即氯化钠,由于细胞内含钠量很低,当我们喝了盐水以后,盐水能进入血液和组织,却不能进入细胞,过浓时反而引起细胞脱水,这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另一方面,为什么进餐时要有汤水呢?

因为,进餐时喝一定数量的汤水,有助于溶解食物,以便胃蠕动时,将食物和胃液搅拌,进行初步的消化,并供应更多的水分,以有利于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作用。如果餐前、餐时不补充适量的水分,当饭后胃液大量分泌时体液失水,势必引起口渴。这个时候再喝水,就会冲淡胃液而影响消化,还要因喝水过多而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因此,吃饭时适量喝汤是有益的。



5)人人都有琼浆玉液

水对老年人有着更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老人每天早上喝一杯水,并能做到持之以恒,对健康和延年益寿有很大好处。起床前,舌抵上颚叩齿81次,产生的唾液也叫琼浆,口含一分钟,再慢慢分9次咽下。然后,洗漱完毕马上喝150~300毫升的柠檬或白开水,这杯水如同春雨一般,也称玉液。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①利尿作用:清晨空腹饮水,15~30分钟就有利尿作用,其效果迅速而明显。

②促进排便:清晨饮水可预防习惯性便秘。由于胃肠得到及时的清理洗刷,粪便不会淤积干结。同时,饮水对胃肠也是一种轻微的刺激,能促使胃肠蠕动,有利于排便。

③排毒作用:许多家庭有晚餐吃得丰富的习惯,因此,晚餐摄入的蛋白质及盐分进入体内较多。早晨起床及时饮水,可通过促进排尿,尽快把它们排出体外。

④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若在早晨起床后马上喝杯温开水,有利于把头天晚餐吃进体内的氯化钠很快排出体外。平时饮水多、爱喝茶的人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发病率就低。

⑤预防心绞痛:人体通过一夜的睡眠后,体内水分随尿液、汗液和呼吸丢失大约450毫升左右,血液会变得粘稠,血管腔也因血容量减少而变窄,这常使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急性供血不足,甚至发生闭塞。因此,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多发生在清晨。老年人如在晨起后喝杯水,就能达到补充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扩张、复原血管的目的,从而减少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发生。

6)睡前不喝水的危害

人体在睡眠的时候会自然发汗,在不知不觉中流失水分及盐分,而睡眠的8小时内,身体都无法补充水分,这就是为何起床会觉得口干的原因。

睡前过度控制水分的摄取,容易造成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引起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的危险性。特别是老年人更要小心,许多平日就有尿频现象的老人,到了冬天,养成睡前尽量不喝水的习惯。如果吃过晚饭后到翌日起床,其间都不喝水的话,血液中的水分便会不足,很容易会产生血凝的现象,起床前后易病发。若分析心脏病及脑部疾病老人的重要死亡原因,一天当中最容易发作的时段,心肌梗死通常是在起床后的2~3小时之内,脑梗死则是在天亮快起床前或刚刚起床后的时间最容易发生。而这两类疾病的发生原因均为血液浓度太高,引起血栓,将血管堵住所致。为了预防脑部及心肌梗死,睡前必须补充水分,而且建议饮用较易被人体吸收的清水。至于一般老年人习惯喝茶,茶有利尿作用,反而会排出比喝下去更多的水分,造成反效果,因此不适合在睡前饮用。另外,建议老人最好是在床头放一瓶水,每次上完厕所后就补充水分。

7)老年人在锻炼、洗澡后如何正确饮水

老年人在锻炼、洗澡后,身体需要补充适量水分,但要注意喝水方法。首先,在运动和洗澡后要先休息一下,因为这时候,人的心脏跳动强烈,如果喝水,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尤其是有心脏病的老人。在心脏跳动感觉稍微平稳时,才可以开始缓慢、小口、多次地喝温开水,每喝一小口的频率最好能大概保持与心跳频率相近。这样,心脏可以有规律、平稳地接受并推动喝入水分的吸收。

在高温出汗后,也不能一次性大量饮水,否则容易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高温造成的大量出汗会使身体丢失很多盐分,如果再大量饮水,则会稀释血液中的盐分并增加出汗,进一步加重“口渴”的感觉。大量出汗时,人体胃肠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吸收能力差,大量饮水易在胃肠道里积聚,会使人感到闷胀,并会引起消化不良。

正确的做法:最好先用水漱漱口,润湿口腔和咽喉,再喝50~100毫升淡盐水(100毫升水加食盐2克);休息30分钟后,再喝常温(25℃左右)的白开水。

8)日常生活用水三不宜

首先刷牙水不宜太凉或太热,最好用温水。人的牙齿适宜在35~36.5℃的口腔温度下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则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牙龈痉挛或其他牙病的发生。

其次日常的洗脸水不能太凉。用凉水洗脸会导致皮肤毛孔闭合,表面的油污不易清理。最好用温水洗净之后,再用凉水轻轻拍打面部,或用凉毛巾冷敷,有紧肤收缩毛孔的作用。所以凉水是“天然紧肤水,最好的隔离霜”。

最后洗澡水温度不宜过高,最好在35~40℃之间;洗浴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因为皮肤是人的“第二张嘴”,是人体最大的呼吸排泄器官,洗澡水里大量的氯会被皮肤照单全收,而且,通过皮肤吸收的氯比鼻子多了3倍以上。特别是用自来水蒸桑拿受害更严重,所以,带上一瓶矿泉水就好了。



9)百饮之王——茶

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唐代“茶圣”陆羽在他所著的《茶经》中称“茶之饮,发乎神农”。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也就是说茶最初是由尝百草的神农氏所发现,把茶当做药草来服用。所以茶叶不仅是一种极好的饮料,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它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物质。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茶是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

10)茶寿

对于寿命,中国人有三种最常见的说法:一是“喜寿”,在书法里面,喜字的草书像七十七。所以七十七是喜寿。过去常讲“人生七十古来稀”,人能够活到七十七就是喜寿了。二是“米寿”,八十八岁。三是“茶寿”,茶寿是多少呢?茶字的上面是二十,人字拆开来是八,下面有个十和八。二十加八十再加八,一百零八。这就叫饮茶者得茶寿。

为什么饮茶者能够长寿呢?这涉及到茶的养生保健以及它对思想净化的功能。古人讲,茶有三德。其一是驱除睡魔。打瞌睡的时候一杯茶下去,人立马就精神了。其二是帮助消化。茶能帮助消化油腻的食物。其三是不发。发是指情感、情欲的激发。不发就是把欲望给消解了。这是茶在佛教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酒能乱性,茶能养性。

11)茶话

关于茶的典故,第一是陆羽的《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第二是卢仝的“七碗茶”。他写了一首《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第三是赵州大师的“吃茶去”。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卢仝的七碗茶让我们领会到人生的至味,一壶茶里面蕴含了人生的无限情趣。

12)茶德——茶是醒文化,酒是醉文化

有人对酒文化、茶文化作过这样的形容:酒文化,浓浓烈烈,难以承受;茶文化,平平淡淡,平淡是真。茶文化与酒文化相比,茶是醒文化,酒是醉文化;茶在先,酒在后,因此,“不喝酒,常饮茶,饮好茶”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多饮茶”。茶能交友,茶能保健。人的体质有热、虚、实之异,茶的性质有热、温、凉之别。绿茶性凉,青翠、香醇、味甘,阳盛热体、阴虚有火者用。红茶性温,温胃健脾、升清降浊,为虚弱者首选。乌龙性中,老少皆宜。体弱者饮补茶,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辨证饮茶,科学饮茶。

“饮好茶”。名优绿茶的有效成分含量更高,色香味更佳,对人体健康更好。

13)茶效——各种特殊人群适合喝什么茶

针对各种人群喝茶也是有讲究的。不同体质都有与之相匹配的茶作为调理身体的佳品,所以茶不仅仅可以补充水分及矿物质,更有缓解压力、减轻疼痛、辅助治疗疾病的妙用。

①喝乌龙茶、沱茶、普洱茶和砖茶等紧压茶有利于降脂减肥,防动脉硬化。便秘的喝加蜂蜜的绿茶。

②糖尿病患者的病症是血糖高、口干口渴、乏力,喝茶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且有止渴、增强体力的功效。糖尿病患者一般适宜喝绿茶,饮茶量可稍增多一些,一日内数次泡饮。

③神经衰弱者的主要症状是夜晚不能入睡,白天无精打采、没有精神。这些人往往害怕喝茶,认为喝茶刺激神经,可能更加睡不着觉。实际上,要使夜晚能睡得香,必须在白天设法使其达到精神振奋。因此,神经衰弱者在白天的上、下午各喝一次茶,可以上午喝花茶,下午喝绿茶,达到振作精神的目的;到了夜晚不再喝茶,稍看点书报就能安稳入睡。

④对于心动过速的患者以及心、肾功能减退的病人,一般不宜喝浓茶,只能饮用些淡茶,一次饮用的茶水量也不宜过多,以免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⑤胃病患者服药时一般不宜喝茶,服药2小时后,喝些淡茶、加糖或牛奶的红茶,有助于消炎和保护胃黏膜,对溃疡也有一定疗效。

⑥阳虚体质、脾胃虚寒者适合喝乌龙茶、花茶。阴虚体质者、防癌抗癌、处于空气污染环境和嗜烟酒者可常饮绿茶。

⑦孕妇适合喝淡绿茶(临盆前1~2个月改喝红茶,产后则改喝加糖的红茶)。

⑧脑力劳动者适合喝花茶;运动健身后和希望延年益寿者多喝乌龙茶和红茶;少劳动和少运动的人适合喝绿茶和花茶。

14)茶道——茶品即人品,水性即人性

饮的智慧:以形而上的表演形式,展示泡茶的技法,叫做茶技;带有一些艺术氛围,能让人感受到茶禅意趣的,称为茶艺;茶道是饮茶所表现的人生理念、人生体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

从煮茶的整个过程来看,就是一个阴阳五行的调和过程。煮茶的炉子是铁做成的,属金;炉子里烧的是木炭;壶里煮的是水;用什么把水煮热?火;盛水的容器是陶制的,属土。所以这一杯茶里,木、火、土、金、水五行全具备了。泡功夫茶的器皿里面,有一个公道杯。茶沏好后,并不是直接倒给每个人的小茶杯里,而是倒进公道杯里,再用公道杯分给每个人。同样一壶茶,如果不经过公道杯,茶味就有浓有淡有轻重,那就失去了公道。茶道的公道杯,也体现了“和”的精神。和谐社会即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心灵的和谐、社会的和谐、自然的和谐。这也是茶道所蕴含的内容。

喝茶需要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也要非常非常的好,即水质。清代乾隆皇帝评价好的水质有五个字。

清:如果水质浑浊,杂质就多,不好,一定要清纯透亮。

轻:水的分量最轻,水质才是最好的。水轻,杂质就少,污染就少。

甘:有的水滑腻腻的,刚入口就滑到咽喉里去了,回味的时候便有甜甜的感觉。

活:一定要是活水,流得不急不缓。

冽:同样的泉水,越深温度越低,所受的污染也越少的。

按照清、轻、甘、活、冽这五个标准来品评名泉,就能找到天下极品的泉水。当然,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禅茶,禅茶不讲究外在的品质,而是强调内在的修养,用禅心品茶,都是极品……

二、淡食

1.吃什么——五谷五豆五果蔬,五畜五荤慢慢丢

1)“五果”是苹果、葡萄、白萝卜、土豆、红薯。按照中医的理论,地面以上为阳,苹果、葡萄属于壮阳补气的食物;地面以下为阴,土豆红薯属于滋阴养颜的食物;而白萝卜则是阴阳双向调节,通风散瘀,助化消食的食物。

苹果具有补脾气、养胃阴、生津解渴、润肺悦心的功效,英语中有一条谚语“每天一苹果,不用去诊所”。苹果被称为心血管的健康保护神。

葡萄能帮助肠内粘液,清除肝、肠、胃、肾的垃圾,更重要的是含有天然的抗氧化剂白藜芦醇,具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并辅助治疗冠心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

白萝卜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本草纲目称之为“蔬中最有利益者”。

红薯、土豆具有“三吸收”作用:吸收水分可以润滑肠道、预防直肠癌和结肠癌;吸收脂肪、糖类可以避免糖尿病;吸收毒素能减少胃肠道炎症的发生。



2)“五蔬”中第一要推荐的是南瓜。南瓜所含果胶能吸附铅、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还可以促进溃疡面愈合,帮助食物消化。南瓜能刺激激素细胞产生胰岛素,所以常吃南瓜的人不易得糖尿病。南瓜中所含维生素A的衍生物和维生素C都有预防各类癌症的作用。

第二还提倡多吃西红柿。西红柿富含各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可以健胃消食、清热解毒、降脂降压、抗血液凝聚和(预)防白内障,尤其对子宫癌、卵巢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五蔬”中第三推荐的是胡萝卜。胡萝卜里富含胡萝卜素,其通过肝脏可转化成维生素A,可以清心明目,养眼。它还能保护粘膜,长期吃胡萝卜的人不容易得感冒。胡萝卜还是美容菜,养头发、养皮肤、养粘膜,所以常吃胡萝卜是从里往外美容。胡萝卜还不怕高温,多高的温度营养也不受损失。

“五蔬”中应该提到的还有白菜,号称“百菜之王”。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防癌抗癌的作用。

最后,黑木耳也是极为健康的食物,被称做“食品阿司匹林”。每人每天坚持食用5~10克黑木耳,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凝作用。黑木耳还是“人体的清道夫”,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对无意中食下的难以消化的头发、谷壳、木渣、沙子、金属屑等异物也具有溶解与氧化作用。常吃黑木耳还能起到清理消化道、清胃涤肠的作用。营养学家称黑木耳为“素中之王”,是天然的补血剂。还可以减肥、防癌、治便秘、化解各类结石。



3)“五谷”是稻谷、麦子、高粱、豆类、玉米。

稻谷包含大米和小米。大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的功效。据有关研究证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饭比稀饭对血糖的影响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进食干饭有利于控制血糖。小米则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它能除湿、健脾、镇静、安眠。

麦子具有健脾益肾、养心安神功效。麦麸含高膳食纤维,对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痔疮、老年性便秘、结肠癌都有防治作用。

高粱味甘性温,有健脾益胃的作用,但含有具收敛止泻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宜过多食用。

豆类有健脾益胃的作用,脾胃虚弱者宜常吃。用其制成的各种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也具有药性。豆腐可宽中益气、清热散血,尤其适宜痰热咳喘、伤风外感、咽喉肿痛者食用。

老玉米被比作“黄金作物”。里面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VE,对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4)五畜是猪、牛、羊、犬、鸡。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的长寿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常年吃清淡的素食。所以我们提倡各种肉类要少吃,能不吃最好。

五荤的“荤”是素菜,荤不是肉食,肉叫“腥”,所以是“荤腥”。五荤是指如下五种素菜:蒜,吃多心神容易散漫不振。葱,吃多容易情绪不稳,惊慌难安。韭菜:吃多容易肝火旺盛,动怒伤情。薤(音卸,xiè),吃多容易脾胰不顺,烦恼忧郁。兴渠,吃多容易出现悲观心态,洋葱与此性质相同。

2.怎么吃——烹蒸煮炖拌,细嚼慢慢咽

科学的吃法是要用烹、蒸、煮、炖、拌取代煎、炒、炸、烧、烤、腌。科学证明烤、炸、腌的食物都会产生相关的致癌物质。所以吃东西越简单、越清淡越好。以前是为了自己吃,现在要为身体吃。

食当细嚼,不可狼吞虎咽。

美国医学界人士发现,咀嚼对致癌物有解毒作用。研究人员曾将人的唾液加到致癌物中(油条、油饼、薯片等油炸、油煎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竟使其完全丧失致癌能力。

所有肥胖病人都有吃饭快的习惯,原理很简单,食物没有经过咀嚼、没有经过唾液酶处理就被咽了下去。这样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不能完全燃烧而是变成脂肪储存了起来。

食物不经过咀嚼,还没浸透唾液便进入胃里,胃还没有做好接纳它的充分准备,还没来得及分泌出必不可少的胃液。这样,胃不得不花相当大的力气去消化还没嚼透的食物。如果日复一日这样工作,胃有可能因胃酸过多而得胃炎,之后还有可能得胃溃疡。另外,胃的饱腹感从产生到反射到大脑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大概20分钟左右,吃得太快,本来已经饱了,但是这种饱腹感还没有反射到大脑,等到发现时已经吃多了。

很多食物都得借助唾液中所含的酶进行消化,到了胃里,还得靠包括由胰腺分泌的其他酶的帮助才能完成其消化过程。如果食物在嘴里没有嚼透,那势必会加重胰腺的负担,胰腺由此得病的可能性极大。

饭前可以喝半杯温开水或汤,唤醒沉睡的消化系统细胞让它们开始工作,肠胃的感官会变得敏感,会及时产生胃酸而不会变得愚钝,容易产生饱腹感。如果不想得胃炎、胃溃疡、胰腺疾患和其他疾病,进食不宜太快。一口饭如果能嚼到30下,最好是50~100下,一直嚼到没东西可嚼的程度,就会少得或不得胃肠疾病。

瑜伽学说还提出,不论硬食物,还是软食物,甚至液体食品都得细细咀嚼,这样食物和饮料才更有能量,也更有益……

许多人觉得边吃饭边数数,不太方便。教大家一个方法,把类似珍珠项链大小的珠子串起来,30颗或50颗,或者100颗,一边吃,一边用手拨小珠子,嚼一下拨一颗,从头拨到尾,这口饭就可以咽下去了。当你习惯了以后,你会发现这其实并非难事。

3.什么时间吃,吃多少——早中晚,卯午酉;吃夜宵,胜毒酒

早餐:卯时(5∶00~7∶00)

进行适量的晨练(比如太极或经络拳)后,早7点左右是最佳的吃早餐时间,可吃九成饱,早餐吃饭要像皇帝。

午餐:午时(11∶00~13∶00)

这个时间是人体所剩能量的最低点,所以一定要及时进食,可以选择高效能食物,吃至七成饱,中午吃饭像大臣。

晚餐:酉时(17∶00~19∶00)

晚餐吃饭要像乞丐,吃五成饱即可。选择吃清淡的蔬菜和粥,既易于消化吸收又补充了身体必要的营养物质。如果吃多了宁可延迟睡眠时间也不能没有消化就躺在床上。

吃夜宵的坏处:

首先,容易导致结石。人的排钙高峰期常在进餐后4~5小时,若夜宵过晚,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上床入睡,含高钙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钙不断增加,容易沉积下来形成结石。

其次,夜间进食太多,会导致肝脏合成的血胆固醇明显增多,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阳痿的诱因之一。同时,因为长期夜宵过饱,会反复刺激胰岛,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久而久之便会引发糖尿病。

另外,夜宵过饱可使胃鼓胀,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胃、肠、肝、胆和胰岛素等器官在餐后的紧张工作会传送信息给大脑,引起大脑活跃,并扩散到大脑皮层其他部位,诱发失眠。

最后,吃夜宵就跟吃毒药是一样的。因为食物从胃里排空到肠道吸收,大概要2~4小时,吃完饭睡觉,胃停止工作了,把幽门关上了,胃酸也不再分泌了。没有胃酸,胃里就会成为垃圾的制造厂,因为食物里有很多细菌,胃里就会成为毒气加工厂,产生四百余种毒素,腐蚀脏器,诱发癌变。“胃本来是厨房,结果变成厕所”。

4.淡食杂谈

1)建造身体的“大厦”——人体营养素金字塔

人体就像一个高楼大厦,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例如一座大楼由水泥、沙子、钢筋、砖块等组成,那为什么有的楼很结实,有的楼却成为豆腐渣工程,就因为原料(吃的内容)的质量和施工(食物加工方式和饮食习惯)质量不一样。就像人体都由骨头、肉、血、皮肤等组成,但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人体基本上由七大营养素组成,就是水、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纤维素等七种,人体的病变与这七种营养素的缺失及比例失调有直接关系。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人如果不吃饭只喝水可以存活4周,但如果没有水,4天就会进入深昏迷。由此可见,水对人的生存是多么重要。成年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70%,每天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在2500毫升左右,水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都可引起体内失水。一般情况下,失水占体重2%时,可感到口渴、尿少;失水达体重10%以上时,可出现烦躁、眼球内陷、皮肤失去弹性、全身无力、体温升高、脉搏加速、血压下降;失水超过体重20%时,会引起死亡。另一方面,如果水摄入量超过肾脏排出的能力,可引起体内水过多,甚至引起水中毒。这种情况多见于疾病,如肾脏疾病、肝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正常人极少见水中毒。水中毒时,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精神迟钝、恍惚、昏迷、惊厥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②蛋白质。蛋白质占人体比例的20%左右,是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的最重要的物质。我们的皮肤、头发、指甲都是蛋白质构成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经过肠胃道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营养学上将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类。

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对成人来说,这类氨基酸有8种;对婴儿来说,组氨酸和精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说人体不需要这些氨基酸,而是说人体可以自身合成或由其他氨基酸转化而得到,不一定非从食物直接摄取不可。有些非必需氨基酸如胱氨酸和酪氨酸如果供给充裕还可以节省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

蛋白质缺乏:对成年人的影响是肌肉消瘦、免疫力下降、贫血,严重者将产生水肿。蛋白质缺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生长发育停滞、贫血、智力发育差、视觉差。

蛋白质过量: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储存,多了机体无法吸收,过量摄入蛋白质,将会因代谢障碍产生蛋白质中毒甚至于死亡。目前我们是处在动物蛋白摄入过多而植物蛋白摄入过少的状况。所以应该选择多吃豆类、豆制品等含植物蛋白较多的食物。

③矿物质。矿物质就像一个大楼的钢筋一样,少了它大楼很容易就会塌掉。有些矿物质比空气都重要,一秒钟都少不了。矿物质是无法由人体自身产生、合成的。每天矿物质的摄取量也是基本确定的,但随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环境、工作状况等因素有所不同。人体内约有50多种矿物质,虽然它们仅占体重的4%,但却是人体的必需组成部分。根据它们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大致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常量元素有钙、磷、钾、钠、氯等;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锰、钴、钼、硒、碘、铬等。人体内必需的主要矿物质有钙、镁、钾、磷、铁、锌。

矿物质的作用:矿物质和酶结合,帮助代谢。酶是新陈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蛋白质,而使酶活化的是矿物质。如果矿物质不足,酶就无法正常工作,代谢活动就随之停止。

矿物质不足:出现的症状,如:缺乏钙、镁、磷、锰、铜会引起骨骼或牙齿不坚固。缺乏镁会引起肌肉疼痛。缺乏铁会引起贫血。缺乏铁、钠、碘、磷会引起疲劳等。比如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成人体内含钙总量约1200克,约占体重的1.5%~2%。正常成人对钙的需求为每天800~1200毫克,而我们从食物里只摄取了350~500毫克,也就是说每天面临着缺一半的状况。钙的缺乏会导致身体内120多种疾病的发生,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等。

矿物质摄取过多:容易引起过剩症及中毒。所以要注意矿物质的适量摄取。

每天吃1份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如甘蓝、卷心菜、根茎类蔬菜、豆制品、植物种子或坚果,以及大量的新鲜水果、蔬菜、天然食品如小扁豆、蚕豆和粗粮。

每天补充多种矿物质,至少要包括:400毫克钙、75毫克镁、10毫克铁、10毫克锌、50微克铬以及25微克硒。

④维生素。维生素真可谓生命的元素,术语叫维他命——唯有它才有命。虽然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却不可或缺。一只小鸟如果把体内的一种维生素抽出来,鸟儿会迅速死亡,说明了维生素在体内的重要性。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等,溶于脂肪,储存于人体脂肪组织内,保证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健康。如维生素A,也叫视黄醇,能促进人体眼部组织健康,保护视力;维生素D,也叫阳光素,通过阳光照射在皮肤中生成,帮助人体吸收钙质维护骨骼健康;维生素E,也叫生育酚,是强力抗氧化剂,保护细胞膜、血管、心脏、肝脏等组织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延缓衰老等等;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的调节剂,没有它要么流血不止,要么凝结血栓。

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溶于水而不溶于脂,体内不能大量储存,因此每天必须摄入足够的水溶性维生素以补充人体对它的需要量。

维生素B族共有8种:VB1、VB2、泛酸、烟酸、VB6、VB12、叶酸、生物素。其共同特点是能帮助蛋白质分解旧的物质,合成新的物质。其个性是维持不同器官的健康,如VB1维持神经系统需要,能协助红细胞生成,参与许多新陈代谢,帮助指甲、头发发育等。泛酸能帮助食物释放能量。

⑤碳水化合物。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奔跑的汽车,碳水化合物相当于这辆车用的汽油。对人体来讲,碳水化合物就是生命存在最基本的燃料。燃料不足时人体这辆车就会抛锚、出故障;燃料质量差时(汽油换柴油),就会亮红灯、发警报、行驶无力,严重影响车的使用寿命。碳水化合物也叫糖类,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对成人来说,一般认为有效碳水化合物的供给以占机体中总能量的60%~70%为宜。

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缺乏将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

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时,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于体内,使人过于肥胖而导致各类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吃糖就是加汽油,燃料适量、质量好才能保障汽车平稳安全行驶。

⑥脂肪。脂肪是人体三大能量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之一,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有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皮下脂肪可防止体温过多向外散失,减少身体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也可阻止外界热能传导到体内,有维持正常体温的作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垫有缓冲外力冲击保护内脏的作用,并可以减少内部器官之间的摩擦。

脂肪摄入过量:将产生肥胖,并导致一些慢性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发生;膳食脂肪总量增加,还会增大某些癌症的发生几率。

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皮肤受损等。另外,还可引起肝脏、肾脏、神经和视觉等多种疾病。

⑦纤维素。纤维素就像大楼里的卫生员,没有它的话,住户扔的垃圾不能清理出去。在人体里它虽然算不上营养素,但没有它的话我们的身体就变成了垃圾桶。纤维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粪便量,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对肠道的不良刺激减少,从而可以预防肠癌发生。

不幸的是,许多人吃的纤维素不多,这样就引起严重的心血管健康疾病。吃纤维素多的食物能够显著降低心脏病、脑栓塞和结肠癌的发病率。所以建议人们多吃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品,如谷物、大豆、水果和蔬菜,可以极大降低心脏病的危险并可以防止和帮助治疗结肠癌。美国心脏协会和国家癌症研究会都建议人们每天吃25~30 克的纤维素。

三大致癌的烹饪方式

①油炸。国家卫生部近日发布的“慎食含淀粉类的油炸食品”公告,建议大家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以减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丙烯酰胺是什么呢?据专家介绍,丙烯酰胺是一种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可用于污水净化等工业用途。淀粉类食品在高温120 ℃以上烹调时容易产生丙烯酰胺。研究表明,丙烯酰胺是一种致癌物,人们长期进食含有丙烯酰胺的食物,会引发各种癌症。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也联合发出警告,称含有致癌毒素——丙烯酰胺化合物的食品会严重危害人的健康。科学研究证实,丙烯酰胺存在于各种油炸食品中,特别是“洋快餐”中,如油炸薯片、薄脆饼、汉堡包、虾片、烤鸡块等,化验结果表明这些食品中,有的丙烯酰胺含量超过标准400倍。因此,专家建议坚决不吃油炸食品。吃油炸食品就像吃烟头,不仅有毒,还能烫伤,造成溃疡。

②腌制。蔬菜腌制后,其所含的维生素损失较多,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腌制的酸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和钙,由于酸度高,食后容易在肠道吸收,经肾脏排泄时,草酸钙结晶极易沉积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

腌制食物在腌制过程中,常被微生物污染。如果加入食盐量小于15%,蔬菜中的硝酸盐可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人若进食了含有亚硝酸盐的腌制品后,会引起中毒。其症状为皮肤粘膜呈青紫色,口唇和指甲床发青,重者还会伴有头晕、头痛、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昏迷。亚硝酸盐在人体内遇到胺类物质时,可生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故常食腌制品容易致癌。

③烧烤。由于肉直接在高温下进行烧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再与肉里蛋白质结合,就会产生一种叫苯并芘的致癌物质,诱发胃癌、肠癌。同时,烧烤食物中还存在另一种致癌物质——亚硝胺。亚硝胺的产生源于肉串烤制前的腌制环节,如果腌制时间过长,就容易产生亚硝胺。常吃烧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不爱吃烧烤食品的女性高出2倍。

3)先天之我和后天之我的对话

该吃什么和想吃什么是两个概念,“人想吃的大都是不该吃的,不是缺啥就会想吃啥”。人有一个先天之我和一个后天之我。到底是谁在指挥身体的器官让它合理地进行工作呢?例如吃东西咀嚼完后,口腔内分泌唾液润滑食物吞咽进入食道,食道蠕动促使食物到达贲门。接下来胃壁开始舒张以容纳食物,同时胃壁肌肉蠕动对食物进行搅动。并分泌等量的胃酸和食物充分混合成食糜。这时幽门打开,胃经过蠕动把食糜推进十二指肠,胆囊分泌胆汁分解脂肪,胰腺开始分泌胰液消化食糜,由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小肠分泌小肠液消化食物。小肠是人体的第二颗大脑,非常聪明。小肠吸收有用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五脏六腑。没有用的废物通过大肠排出体外。吸收的水液经过肾脏过滤后产生原尿,有用的重吸收进入人体,其余30%经过膀胱排走。这是食物在身体完整的消化吸收过程。

人体真正的嘴在小肠,小肠绒毛都很有智慧。上述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都是我们指挥的吗?不!这叫先天的智慧,也就是先天之我。吃什么、吃多少谁决定,是后天之我。先天之我和后天之我哪个聪明?先天之我是个智者,非常智慧。后天之我是个“白痴”、“傻瓜”,该吃什么是先天之我需要的,想吃什么就是后天之我想要的。就像计算机里有操作软件、病毒软件、办公软件,也有黄色软件。电脑是让我们办公用的,看黄色、看暴力的是谁来决定的?后天之我。

“人想吃啥就是缺啥”,这一论点更是荒谬至极。试想,喝酒的人不是因为他体内缺酒精,而是由于体内酒精太多,中毒成瘾了才想喝。吸烟也是一样不是体内缺尼古丁,而是尼古丁多了才想吸烟。俗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是这个道理。

“口腔的味蕾”是后天之我,是受环境影响的,“用则立不用则废”,越用越发达;而“小肠绒毛”是先天之我,它会根据人体64种元素的缺失和细胞的需要,缺什么就吸收什么。

总之,吃东西越简单、越清淡越好。以前是为了自己吃,现在是为身体的需求吃。今天我们吃什么、喝什么不再选择“想吃的”,而要选择“该吃的”。

4)进餐注意事项

①食勿分心。吃饭需要专心,不要一边吃饭,一边想其他的事情或看书、看电视。既影响食欲,也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久之可引起胃病。所以,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倡“食不言,寝不语”。

②大怒不食。吃饭时要有愉快的情绪,才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如果盛怒之下勉强进食,会引起胃部的胀满甚至疼痛。孙思邈说:“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古人还有“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之说。也是告诉人们,进食应保持心平气和、专心致志,才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

③饭后不要躺卧和剧烈运动。祖国医学指出:“饮食即卧,乃生百病。”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也是说饭后散步有助于促进消化,对身体有利。老年人或体弱者饭后散步应慎重。

④餐后要漱口刷牙。食后刷牙漱口对保持口腔清洁和牙齿健康有益。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云:“食毕当漱口污,令牙齿不败,口香。”饭后漱口是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后口腔、齿隙间粘附着的食物残渣,在口腔内的细菌、生物酶的作用下,产生亚硝酸盐等物质危害健康。因此,古人有“君欲口齿健,饭后茶水漱”之说。古人的这些饮食养生原则,不仅给我们以启示,而且也被现代科学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保健益寿良方。

(5)世界长寿之乡的饮食习惯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第五大长寿之乡。各国医学专家考察巴马寿星的饮食结构后发现,他们“粗、杂、素、淡、鲜”的饮食中,具有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糖、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的“五低两高”特点,这符合根除现代“富贵病”的寿膳饮食结构。从巴马百岁老人的110例死亡原因回顾性调查资料来看,没有一位百岁老人死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或者癌症。

粗:长寿老人常年食用玉米、红薯、豆类、糙米等粗粮,这是世界五大长寿地区寿星饮食的一个共同点。他们常年吃粗加工、粗制作的饭菜,很少尝到细加工的食品。这样的饭菜破坏少,营养保证多。

杂:长寿老人不挑食也不偏食,除玉米为主,红薯和豆类杂粮为补外,还配吃多种蔬菜和野菜,不但吃的食物种类杂,而且菜的做法也是以“大杂烩”为主,常把粮、菜混在一起煮着吃。

素:他们常年以素食为主,很少吃荤腥,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的宴席上才吃上点鱼肉。而所吃的肉类,也都以巴马特产的香猪肉为主。食用油也是以火麻仁植物油为主。

淡:长寿老人祖祖辈辈养成了吃盐少的习惯,平均每人每天食盐量在3克以下。

鲜:巴马人吃的都是本地产的自然生态作物,没有污染,都是天然的绿色食品。

6)食物和药的区别

中国有句古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药和食物的区别是什么呢?古代的药都叫做毒,民间有句话叫做“是药三分毒”。使用药物的原则第一是安全,第二才是有效。

早在1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即将中药分为上、中、下品,并指出“下品多毒,不可久服”;明代的《本草纲目》更将有毒中药细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级,其中毒性中药381种并以专篇介绍。现代名医以有毒中药治疗癌症、痹症、瘀症等疑难病的,也比比皆是。人们熟知的牛黄解毒片和安宫牛黄丸都含有雄黄和朱砂,雄黄主要含有氧化砷,朱砂含有硫化汞,都可引起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但它们又都是非常有效的治疗药。中医为何要使用有毒中药?著名老中医朱良春指出:“因为它是治病攻邪的良药,治疗疑难重症尤其离不开它。”

食物跟药相比,对于食物我们用的是它的平和之气,而对于药我们用的是它的偏性。中药的偏性是什么?就是它独特的气、味、归经。药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药是用来“赈灾”的。当人得了疾病以后,人体的气血供应不足,这时候药就被用来赈灾。药不可以天天吃,它只是临时赈灾。如果生病了,药可以临时地帮助你一把,解决阴阳偏盛或偏虚的问题。但如果元气伤了、没有了,用人参也补不回来。

《黄帝内经》讲的最多的是人为什么生病,而没有更多地讲药物。它真正的意图,是让我们更多地关注身心的修养而不要太过分地信赖药物。健康是一个积精累气的过程,要一点点攒起足够的气和精,才可以供养一生的补给。所以一定要记住这个原则:药补不如食补。只有食物可以补益元气,天天能吃的东西才可以补益我们的身体。

(7)五行和脏腑色味的关系

古人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大基本要素。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其相乘、相侮,是宇宙万物的组合、生灭、循环、演变的方式与规律的本始,也是人们养生保健的本始。古医学家张景岳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克);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克)则亢而为害。”因此,我们讲究养生保健,务必遵循五行规律;遵循五行规律,务必辩证有度。①五行的生克关系: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两者都很重要,不要觉得相生就好,相克就不好。巨人症就是生长缺少克制的病例。相生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保持事物发展变化的平衡与协调。


②五脏之间的关系:

五脏之间的相生: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阳气可以问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资肾;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

五脏之间的相克:肺(金)的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木)阳的上亢,即金克木;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泻脾(土)的壅滞,即木克土;脾(土)的运化,可以防止肾(水)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阴的上济,可以制约心(火)阳亢烈,即水克火;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的清肃太过,即火克金。

③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母病及子:母脏先病,然后累及子脏。

2)子病及母:子脏先病,然后累及母脏。这种情况下一般病情较重。

3)相乘:即相克太过。可能是克者太旺,或者被克者太虚造成。这种情况下病情容易严重。

4)相侮:即克制不足,反被其克。可能是被克者太旺,或者克者太虚造成。

④五脏和季节的关系:木对应春季,火对应夏季,土对应长夏,金对应秋季,水对应冬季。在各个季节里,对应的脏负担较重,而所相生的脏得到补益。比如春季易流行肝病,因为春季木生火,肝的负担重。同时由于木生火(心),所以心情容易舒畅。

⑤五脏和五味的辨证关系:中医认为:五脏各有所喜,同时五味又辨证分入五脏。

“酸走筋”,酸类的东西是走筋、走肝的。如果你病在筋或得了肝病以后,则“无食酸,宜甘”。因为酸是主收敛的,太收敛则肝气不能生发,而甘味可以缓释肝气的劲急。

“辛走气”,辛类的东西是走气的。肺主气,我们一吃辣的东西,就会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如果你肺得了病了,宜苦,因为苦味可以助肺气肃降。就不要吃太多辛辣的东西,以防过度耗散。

“苦走血”,苦味的东西是走血的,即走心。夏天的时候,多吃一些苦瓜,目的就是要让心火不要太外散。如果病在心的上面,就少吃一些苦的东西,宜酸,因为酸味可以收敛心火。

“咸走骨”,咸类的东西是走骨的,走骨就是走肾。喜欢吃味道浓的、辣的东西,这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所以,吃麻、辣、烫的东西,就可以把元气调上来,让人显得很有精神。如果病在骨头上,就不要吃太咸的东西,宜辛,因为辛味可以宣散和提升肾水之阳气。不要过分地调元气,这样才能把骨养住,把肾给养住。

“甘走肉”,甜味的东西走肉,走脾胃。如果病在脾胃,就不要吃很多甘类的东西,少吃滋腻的东西,比如肉类。宜咸,因为咸味可以使脾不会运化过度,而滋腻的东西会让脾增加代谢的负担,使脾更加疲劳。

⑥五脏虚实与补益:《难经·六十九难》率先提出了“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治则。五行的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因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五脏配五行,五脏之间也有”母子关系”,如肾(水)为肝(木)之母,肝为肾之子。脾(土)为肺(金)之母,肺为脾之子等。

当某脏出现虚症时,除了直接补本脏外,还可补其母脏。例如肝脏阴虚有火,此时可补肝脏之母(肾),用滋水涵木法,滋肾水以补肝阴、降虚火。

当某脏出现实症时,除用泻法泻本脏外,还可泻其子脏。如肝实而泻其子脏——心,根据五行相克之理,心属火,降火则不能制金而金胜,金胜则能制木,从而起到抑木泻肝的作用。实践证明,运用“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间接补泻法,治疗五脏虚实症候,有时比单纯直接补泻更为有效。(因病症中多见虚症,少见实症,故以论述各脏虚症为主。)

“虚者补其母”表如

8)蔬菜与饮食禁忌

①蔬菜与疾病的禁忌:

在疾病发生时,必须避免食用不该食用的蔬菜,否则,会加重你的病情:

A. 肠胃炎时:不能吃辛辣刺激的蔬菜,如生姜、辣椒等。

B. 全身性红斑狼疮时:不能吃苜蓿等。

C. 痛风时:不能吃竹笋、香菇、黄花菜、玉米等嘌呤含量高的蔬菜。

D. 糖尿病时:不能吃玉米、红薯、莲藕、豆类等。

E. 消化性溃疡时:不能吃芹菜、竹笋、空心菜、洋葱等。

F. 肾功能不良、尿毒症时:不能吃苋菜、油菜、南瓜等,因为它们钾的含量较高,会给治疗带来负面的影响。

②蔬菜与食物的禁忌:

在日常饮食中,某些蔬菜不能与某些食物同时食用,否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A. 白萝卜不可与柿子同食——极易诱发甲状腺肿病。

B. 韭菜不可与菠菜同食——极易引起腹泻。

C. 芹菜不可与醋同食——极易损伤牙齿。

D. 红薯不宜与柿子同食——极易导致腹胀、胃胀等现象。

(9)中国人的食文化

中国人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的。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筷子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之道。两根筷子,就是一阴一阳。在你用筷子的时候,动的那根筷子就为阳,不动的那个就为阴。

另外,食物中除了有营养成分还有“生物电”,用木制的筷子不会放电,可以保持它原有的能量,包括用砂锅、石锅也是这个道理。这就是“道,百姓日用而不知”。这些“道”,我们每天都在用,但是我们可能并不懂得其中的道理。我们不可以背道而行,不可以违背道的法则去做事。

其次,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比较讲究和谐圆融的。古人认为,进食是人类最放松的时刻,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放松愉快的心态。因而吃饭的时候不要老去催促孩子“你快吃,快吃,快吃”,这样对他将来的生活和脾胃都会有很坏的影响。传统的饮食文化鼓励大家去喝小米粥,因为小米虽然粒很小,但是它是种子,是可以发芽的。所以说,中国人非常注重食物的生发性和能量。

(10)孔子的饮食观念

孔子曾经说:“食不厌精。”吃东西一定要吃精致、美味、可口的食物。吃东西有很多讲究:把食物切成很细的丝,这样才有助于消化;腐烂、变质的食物是不吃的;不按季节、不按节气上市销售的东西不要吃。古人强调一定要吃应季的食品,所谓应季的食品,就是食物得节气之气;食物如果切割方法不对,也不要吃。

主食是谷物类的,所以它叫做“五谷为养”,这是养生的要点。“五菜为充”就是说菜只不过是作为主食的一种补充而存在的,所以不能把菜当主食来吃。“不撤姜食”古人是非常鼓励吃姜的。在中医里,生姜经常是用来入药的,它是助阳、助生发的。人起床之后是要做事,要工作的,所以可以吃一些姜来使阳气更加振奋。

一般而言,吃饭最多七八分饱就可以了,晚餐五成饱,如果吃得太多,就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当胃的负担加重的时候,就会夺心的气。吃得太多的时候,往往会导致心脏的不舒服。吃饭的时候,不要多说话。

(11)健康素食促进和谐

我们提倡素食,素食的营养均衡,在提供均衡的营养和能量的同时副作用最小,肉类的副作用相对大。肉食里毒素是素食的十倍以上甚至更多,肉中含有大量的酸、激素,以及比素食多的毒素(动物被宰杀恐惧时产生的毒素)。熟肉食含有防腐剂、色素、香精等人体无法消化的毒素。肉里的寄生虫、病毒、细菌更是蔬菜水果里的百倍甚至上千倍。

素食会减少毒素,体内排毒代谢所需的能量远远比支撑人一天工作所需的能量大得多,1000卡的能量60%用来排毒,真正用于让人活动的40%都不到。吃肉只不过为了口福,但是吃肉食的代价却是生命和健康。素食者的身体更轻盈,脑力更充沛,他们所需的睡眠时间更少,他们一旦得了感冒好得更快,更妙的是他们不容易得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

素食者能够获得比肉食更优质的营养。许多素食品的蛋白质比肉类含量高:比如各种坚果、瓜籽中的蛋白质达30%;谷物约含10%;豆类中的蛋白质含量更高,近40%,是肉类的两倍,且大豆中的蛋白是完全蛋白,更易为人体吸收。其实素食足够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所以僧人的寿命都很长,吃素食的地区人的寿命都很长,大象吃素食,健壮无比,寿命更是哺乳动物之最!另外吃肉的人少了,人们便少杀生、少砍植物了。而且吃素还会越吃越少,清淡寡欲,不仅解决了健康问题,还可以让人们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世界著名的中长跑之王卡尔·刘易斯是一个严格的素食者,他回忆自己的运动生涯时说:“我发现一个人能不需要动物蛋白质而成为一名成功的运动员。事实上,我的赛道赛跑成绩最好的一年是我吃严格素食的第一年。”

还有一个例证能说明素食者的勇健,那就是中国的少林武僧。少林寺所有正式门徒都是素食者;少林功夫的厉害,有耳必闻,有目共睹。

世界知识界至今最敬仰的古希腊哲学也是由素食者缔造,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哥拉斯全是严格的素食者……文艺复兴以来的巨匠中,素食者也不少:如达·芬奇、托尔斯泰、萧伯纳、甘地、爱因斯坦……

不少人改吃素食后,发觉自己的脑筋灵活了,想象力丰富了,领悟力提高了,思考敏捷了……脑部的功能比年轻时状态更美好。

我们的祖先也有同样的观察和判断!“食肉,勇敢而悍;食谷,智能而巧”,这是《大戴礼记》里的话,流传了两千多年。

素食者比肉食者皮肤更好。长期食用碱性的植物性蔬果,血液中的乳酸便会大量减少,自然就不会产生有害的物质。素食中含大量的维生素E能够使女性皮肤更加娇嫩。同时,素食中的矿物质、纤维素又能把血液中有害物质清除,令皮肤自然健康有光泽。

12)酸性食物过量是百病之源

据《健康时报》报道,世界著名医学博士、日本专家筱原秀隆先生提出: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当酸素在体内愈来愈多,不断堆积,量变引起质变,疾病就会产生。

正常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为碱性体质,但这部分人只占10%左右。更多人的体液pH值在7.35以下,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医学上称为酸性体质者。与碱性体质者相比,酸性体质者常会感到身体乏力、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到医院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如不注意改善,就会继续发展成疾病。当人的体液pH值低于中性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7~6.8时,人就会死亡。可口可乐是强酸——2.2,对身体极为有害。把蟑螂放在一杯可乐中,一星期后会被腐蚀掉。瓷砖脏了洗不掉,用可乐泡后抹布一擦就掉了,腐蚀性很强。人体血液属弱碱性,故我们需要碱性食物。

酸性体质是人体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结果。酸性体质的人体内细胞的功能会变差,废物不易排出,肾脏、肝脏的负担加大,新陈代谢缓慢,各种器官的功能减弱,容易得病。

由于酸性过多而引起的成年人病大致分为四类:

①骨质疏松症、肾结石、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②动脉硬化、高血压、脑出血、冠心病等;

③肾炎及各种癌症;

④便秘、慢性腹泻、四肢酸痛、烧心、反酸、胃溃疡等;

酸性食物对骨质的影响:人们吃的肉、蛋、奶、油一分解,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大脑会马上发信号,命令骨骼分解钙质以平衡酸性。牛奶中的钙质吸收不了,反而骨骼溶出了钙质,结果喝牛奶过多不仅不能补钙,反而使钙质流失。适量有益,过则有害。

美国科学家发现,美国妇女是患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人群。当她们65岁时,骨头会薄了一半,甚至薄了75%,因为她们喝牛奶最多,肉类、甜食也吃得最多,导致骨质疏松严重。美国科学家在非洲最落后的民族——斑图族观察,那里的妇女一生中生10胎左右,每个孩子骨骼都十分硬朗。斑图族妇女65岁时还可扛几十公斤重东西跑几十里路,骨骼很坚硬,无骨质疏松。为什么?她们未喝过牛奶,没有吃肉的机会,吃的是粗粮、碱性食物,故骨质未流失掉。

北极的因纽特人,他们没有蔬菜、水果吃,吃的是肉、鱼、油,他们20岁后就弯腰屈背了,40岁死的时候腰已是弯弯的,强酸让骨质流失了。所以,保住你的骨骼最关键就是——吃碱性食物,避免酸性食物。

13)食物酸碱性鉴别

酸性食物:

①肉类、鱼类、蛋类。

②所有淀粉类和谷类,尤其是经过精加工后的淀粉类(如白米、白面包、白面条、饼干等)。可借适当的烹调及处理,减少它的酸性程度。比如面包,倘若经过烤箱,稍微烘烤,其中的淀粉会转变成果糖,成为极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许多全谷类(糙米、糙米粉、黑面包、小麦胚芽等),与加工精制的谷类比较,酸度明显较低,因此大家应尽可能改食全谷类。

③甜食:果酱、果冻、冰淇淋、碳酸饮料(极度酸性)、巧克力、罐头水果等。因为在加工过程中碱性矿物质、营养素都消失掉了。

④调味料、泡菜、葱、蒜、荤类。

⑤部分豆类及坚果类,尤其是花生、豌豆、扁豆。

⑥所有油类及奶油,油腻及油炸、油煎食物。

碱性食物:

①蔬菜类:几乎所有蔬菜,尤其是绿色的蔬菜,都可以煮成菜汤。芽菜则是体内最好的清洁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大多数的坚果类,如南瓜子、葵瓜子、杏仁、腰果、芝麻、核桃。

③水果及鲜果汁:水果是食物中最容易消化的,因为水果本身的成份非常单纯。因此,在营养学上,常称水果为最佳的碱性食物,也是最好的体内清洁剂。

14)生食蔬菜的好处

①开水煮3分钟以上九成叶酸消失:叶酸主要存在于多叶蔬菜及其他植物中,如菠菜、西兰花。经过烹饪的蔬菜,即使只是开水煮3分钟以上,90%的叶酸也会被破坏,很多酶也消失了。老年人可以把蔬菜榨成汁,蔬菜汁、生菜汁、果汁一天1~3杯。

烹调后的八大代价:破坏营养、产生毒素、削弱免疫、增加代谢负担、破坏原味、浪费时间、浪费燃料、浪费调料。

生食既可避免上述代价,还可以创造以下七大奇迹:

A. 排毒、通便、美容;

B. 燃脂、减肥、降压;

C. 减除代谢障碍,可预防并治疗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及癌症;

D. 增加免疫力、御寒力,减少感冒,延长寿命;

E. 增快速度,提高运动表现;

F. 提高思维清晰度;

G. 提高竞争力。

③蔬菜加热不能除农药:蔬菜表面残留的化学农药成分经过加热后一般不仅不能减少,反而会增加浓度,甚至产生新的有害的化合物。可以把蔬菜放在臭氧或者π水浸泡处理20分钟,这样既不破坏营养又有效去除了有毒有害物质。蔬菜存留的微生物本身其实并不可怕,相反它们对人体通常是有益的,所以大家不必为生食的安全担忧。

④普通人每天补叶酸需500微克至5毫克:如果人们大量生食蔬菜,就不用补叶酸。反之,所有人都需要补。普通成人每天补充500微克至5毫克即可;对于有心脏病风险的人来说,每天可补充10毫克;若有癌症,或严重月经不调、长期腹泻者,每天补充20毫克也不为过。

15)过午不食的利益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是用肚脐吸取养分,胎儿脐带会跳动。婴孩则用腹部呼吸,人越长越大则呼吸点上移至胃中部,最后老人气弱则用肺部短程呼吸。腹式呼吸能把丹田开发出来,但若吃得太多,则会堵死丹田契机,故过午不食的好处,即能让丹田复活。

过了中午,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吃了食物会使人阴气加重。过午还食会使胃和大小肠内堆积垃圾,所以过午不食,是清肠的最好办法,因小肠和心互为表里,肠清则心清。

吃饭过饱或过了中午还吃饭,会使经脉不通,经脉不通,则身疲困乏、心地闭塞,则道业荒废。若13∶00~19∶00吃饭,则使肾经不通,无法后转上升起命门火,形成污秽之精,助长爱欲。接着晚上19∶00~21∶00使藏第八识之心包经不通,无法清除心脏周围邪气,久之,正居其内的心不能主神明,大脑思维被心包内之邪气所控制。接着21∶00~23∶00三焦百脉不通,23∶00~3 ∶ 00肝胆负担重,解毒换血功能下降,严重影响睡眠。到了第二天凌晨寅时阳气不易升起,到了卯时,肠道淤积的浊物难以排除,在体内形成毒素,进入血液和脏腑百骸,到了辰时巳时的最佳吸收营养阶段不思饮食,形成恶性循环,到了午时心负担重,阴阳相交不利。

所以过午不食能保持头脑清醒、清心寡欲、身心俱得轻利明快。

喜欢()
收藏
分享
点通宝游客

评论

热门评论

特别推荐

版权所有©2014-2022 深圳上大夫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2039736号

客服电话:400-6881-531  邮箱:dtb@dtb315.com